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

諾基亞盛極而衰的3個啟示


工商時報【本報訊】



彭博社專欄作家林恩(Matthew Lynn)周二撰文表示,若是問起1990年代最成功的歐洲公司,答案非芬蘭手機大廠諾基亞莫屬。若再問起2000年代最令人失望的公司,答案還是諾基亞。

10年前,諾基亞是那個世代歐洲最成功的企業。該公司掌控新興的手機市場,並打造出手機業最強大的品牌。

可是,過去3年來,諾基亞傳出來的都是壞消息。自從蘋果於2007年1月推出iPhone,諾基亞的股價已跌掉47%。一度是全球最閃亮的金字招牌,如今黯然失色。根據市調公司明略行(MBO)所做的2010年百大品牌調查,諾基亞大跌到43名,12個月內排名直線滑落30名。隨著手機平均售價和市占雙雙下滑,獲利率亦在萎縮當中。

沒錯,諾基亞仍佔有三分之一的全球手機市場。但是,她卻像是被困在市場當中,動彈不得。三星等韓國大廠主導平價的消費者市場,蘋果的iPhone和RIM的黑莓機則霸佔高階的智慧手機市場。

上周,諾基亞禮聘微軟前任高階主管艾洛普(Stephen Elop)擔任執行長,希望力挽狂瀾。大家都祝他好運。但作者表示,假如這位仁兄確實很了解手機業務,那他在微軟顯然留了一手,因為微軟在手機產業從來沒什麼長進。

作者表示,諾基亞必須面對一項殘忍的事實,亦即儘管仍佔有市場地位,但她已像是一家過氣的公司。她錯判手機產業與運算及社交網路結合的趨勢,現在才想急起直追,或許為時已晚。

歐洲產業可以由諾基亞的沒落得到3個心酸的啟示。

第一,絕對不要耽溺於往日的榮光。諾基亞在業界迅速崛起。但達到顛峰之後,就沒有再積極創新。相反的,該公司一味固守市占率,卻無法推出令消費者耳目一新的產品。

第二,諾基亞不願挑戰自我。該公司堅持手機就是用來撥打與接收電話,而忽略人們也想用手機來收發電子郵件、查找附近的美食餐廳,以及更新個人的Twitter 網頁

第三,諾基亞遺世獨立,無法形成產業群聚效應。作者表示,在芬蘭建立一家科技巨擘是一項偉大的成就。可惜,諾基亞的周遭沒有圍繞網路公司或消費電子廠商。所以,她不處於創新的核心,否則諾基亞必然每天都會被迫重新思考自己的存在。諾基亞當然可以把總部遷到加州,但這會引發芬蘭國內的高分貝抗議。不過,即便如此,也勝過日漸式微。

最後,作者表示,諾基亞想要東山再起或許為時已晚。但歐洲還有許多獨霸一方的公司,像是石油業、航太業、製藥業、汽車業和金融服務業。他們都可能犯下相同的錯誤。歐洲汽車業是否已做好充分準備,因應電動車時代來臨?製藥業是否準備好合併運算及生技業?金融業是否已能面對未來10年債務只減不增?可能沒有。

以往,政客和商業專家大聲為諾基亞鼓掌叫好,並由她的崛起獲得啟發。現在,他們應該花相同的力氣去研究她走下坡的教訓。如果不這麼做,歐洲產業恐將重蹈覆轍,而歐洲已禁不起再損失更多產業界的領導企業。

(蕭美惠整理)

文章來源: 中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